[1] 张弛,金爱华,王炎彬.新质生产力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17(4):9-15. [2] 杨慷慨.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J].职教论坛,2024,40(4):20-29. [3] 简新华,聂长飞.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发展及其作用发挥——新质生产力的政治经济学解读[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54(6):29-36. [4] 余晓玲,侯永雄.新质生产力与高校就业指导高质量发展:耦合逻辑与实践路径[J].中国人事科学,2024(9): 77-84. [5] 王洪才. 创新创业教育:高校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选择[J].江苏高教,2024(8):25-33. [6] 眭依凡,应荣球,何志伟.新质生产力发展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行动[J].现代教育管理,2024(11): 1-13. [7] 黄丽珠. 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9. [8] 杨洋.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现途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 [9] 葛萌萌. 应用型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8. [10] 程宝华.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11] 吴学松.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20(5):56-61. [12] 金银亮,罗成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共同体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3,41(7):144-149. [13] 李政,周礼玲,王颖异.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24,10(20):90-93. [14] 朱来斌. 新质生产力驱动高校教师发展的作用、挑战与培训策略[J].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4,42(6):138-144. [15] 于萍,耿晓中,鲍杰,等.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25(4):120-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