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 [2] 卢艳军. 大学生创新实验室运行管理模式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2):17-19,27. [3] 李莉.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与启示[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1,12(5):114-121. [4] 单正义. 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特色与启示[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0,11(1):151-154. [5] 童春义,邓娟,刘斌,等.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Y-Prize竞赛为例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9,10(5):119-122. [6] 李双寿,张晓晖,胡庆夕,等.面向新工科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竞赛平台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3,40(1): 185-190,202. [7] 丁文政,郁汉琪,陈巍,等.融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系列化工程项目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2): 26-29. [8] 李晓波,吕栋.高校“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历程回顾、问题分析与策略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 2022,13(6):51-57. [9] 蒋盛益,姜灵敏.大学生创新平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21(3):99-102. [10] 新华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7)[2024-04-15]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11] 解明利,姚建涛.CDIO模式下创新创业微生态系统构建——麻省理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3,14(3):169-177. [12] 荆晓鹏.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与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10):65-67. [13] 齐艳娟,刘忠孝.高校创业教育瓶颈突破[J].企业文明,2019(10):108-109. [14] 闫长斌,杨建中,朱佳音.基于项目管理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模式探索与实践——以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为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2): 11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