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3). [2] 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 2024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EB/OL].(2024–02–03)[2024-05-01].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402/content_6933541.htm. [3] 唐知然. 高校辅导员数字胜任力的价值意蕴与提升方略[J].思想理论教育,2023(12):100-105. [4] 教育部.关于发布《教师数字素养》 教育行业标准的通知[EB/OL].(2022-12-02) [2023-09-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2302/t20230214_1044634.html. [5] 唐瑗彬,牟向伟,石伟平.国际经验对我国职教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构建的启示——基于国际三大主流框架的比较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35):61-70. [6] 孔令帅,王楠楠.如何发展教师数字素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路径与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23,43(6):56-63. [7] KASPERSKI R, BLAU I, BEN-YEHUDAH G.Teaching digital literacy: are teachers’ perspectives consistent with actual pedagogy?[J]. Technology, Pedagogy and Education, 2022, 31(5):615-635. [8] 王晓军,赵文平.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结构维度与量表开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4(17):34-45. [9] 宋敬敬,赵祯霞,冯家勋.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策略[J].高教论坛,2023(11):40-43. [10] 王忠军,龙立荣.员工的职业成功:社会资本的影响机制与解释效力[J].管理评论,2009,21(8):30-39. [11] 黄铭心. 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视域下数字身份的构建[J].思想理论教育,2024(4):89-94. [12] 山述兰,陈彧,刘恒宇.数字赋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数字思政”学术研讨会综述[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2(5):30-35. [13] 王郦玉. 高校辅导员数字素养:理论渊源、价值意蕴与培育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4,42(2):154-160. [14] 曲建武,刘越.准确把握数字化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变”与“不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3,39(6):157-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