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一涵. 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本科学生学情分析与教学模式变革探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3):268-278. [2] 房禹. 化工类学科新生专业认知调查分析研究[J].文山学院学报,2020,33(3):101-105. [3] 付奎,徐咏,韦吉爵.新工科背景下电类“专业认知实训”课程改革[J].装备制造技术,2022(3):192-195. [4] 杨开城,卢韵.一种教学评价新思路:用教学过程证明教学自身[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1,33(6): 49-54. [5] 黄雪薇. 基于学生参与视角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高教学刊,2021,7(29):33-36. [6] 马春媚,郭文平,徐谦,等.学生参与度视角下“对分课堂”的探索与实践——人体解剖学为例[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23(2):84-86,128. [7] 蒋华林,邓绪琳.工匠精神:高等工程教育面向先进制造培养人才的关键.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5(4):189-198. [8] 刘强. 我国高校毕业率衡量高等教育质量何以可能——再论高校毕业率与高等教育质量的相关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36(10):32-36. [9] 马晓翠,王文棣.文化人类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8):54-56,63. [10] 张国启,刘亚敏.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内涵与实践理路[J].思想理论教育,2021(5): 53-58. [11] 吴钦,周雨青,丁萍,等.浅谈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的衔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176-180. [12] 赵作福,陈翔,何为,等.基于金工实习课前预习模块的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23(4): 115-118. [13] 石伟. 大学生英语课前预习调查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8):147-150. [14] 郑少华,肖春明.高等教育翻转课堂模式“本土化”的反思[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0): 2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