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徐国庆,伏梦瑶.“1+X”是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7): 21-26. [2] 戴岭,程广文,刘冬冬,等.“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内在契合性、现实困境与消弭路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1,38(11): 247-253,281. [3] 许宇飞,罗尧成.1+X证书制度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教育探索,2021(3): 39-42. [4] 谢小蓉,张辉蓉.五育并举视域下学生增值评价的发展困境与破解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21(11): 32-38. [5] 郭炬. “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探索[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20,8(3): 86-90. [6] 赵书锋. 招生制度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土建类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的提升[J].开封大学学报,2021,35(2): 52-57. [7] 魏颖. “1+X”制度下高职院校“岗课证赛”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南方农机,2022,53(10): 174-176. [8] 张华,柯丽菲,陈红军.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22,43(11):17-21. [9] 梁艳,胡先智,丁心安,等.“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及实施路径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10):115-117. [10] 丁振国,郭亚娜.高职院校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与保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0):53-56. [11] 程舒通. 资历框架、学分银行与1+X证书制度的协同发展研究[J].职教论坛,2020,36(12):38-44. [12] 余景波,高娜娜,孙丽.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探析[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3): 14-18. [13] 贾红霞,范建刚.贵州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四堂联动”红色育人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22,43(2): 192-198. [14] 于倩. 国家资历框架下区域性学分银行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2(10):49-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