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习近平祝贺2013 年全球创业周中国站开幕 [N]. 人民日报,2013-11-9. [2] 赵亮.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高校课程体系重构——基于理论与实践角度的分析[J].江苏高教,2020(6):83-88. [3] 尹璐,郑博.不断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N].吉林日报,2021-09-06(4). [4] 孙爱花.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高教学刊,2022,8(2):34-37. [5] 官文. 创新驱动发展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选择[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1):67-69. [6] 杨佳,吕川,高晓红,等.新工科视域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教学刊, 2021,7(28):46-49,54. [7] 罗昆,张廷龙.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模式、路径与实践——基于“三螺旋理论”的视角[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5):103-108. [8] 王英杰. 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24):93-95. [9] 刘娜,赵倩,刘忠鑫.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新生教育实践——以北京科技大学“工科试验班”为例[J].北京教育(德育),2021(9):89-92. [10] 张帅. “互联网+”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20):3-5. [11] 宋浩,李梦娥,赵洪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1(2):1-4. [12] 尹国俊,都红雯,朱玉红.基于师生共创的创新创业教育双螺旋模式构建——以浙江大学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19,40(8):77-87. [13] 王洪才. 创新创业教育: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38-46. [14] 钟楠.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理学专业教育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3): 133-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