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生态环境部.中国公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R].中国生态环境部,2020. [2] 江岭,王春,刘璐,等.我国GIS专业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分析[J].测绘通报,2016(7):136-141. [3] 汤国安,董有福,唐婉容,等.我国GIS专业高等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3(6):26-31. [4] 王春,钟文军,江岭,等.GIS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15,17(2):92-95. [5] 曲婷婷. 浅析地理信息系统(GIS)发展现状及展望[J].城市地理,2015(4):30. [6] 沈婕,汤国安,杨红,等.我国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材建设应用与发展[J].地球信息科学,2007(4):94-99. [7] 李莉,张维志,陈文英.GIS技术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动态,2003(1):10-12. [8] 封志明,唐焰,杨艳昭,等.基于GIS的中国人居环境指数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地理学报,2008,63(12): 1327-1336. [9] 王合生. 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分析——走中国式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道路[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6(5):1-3. [10] 张璠,石爱军.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环境管理,2012(6):41-44. [11] 王远飞,何洪林.空间数据分析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2] 柳锦宝,王增武,喻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GIS开发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2021(18): 17-18. [13] 肖扬. 我国高校GIS教学改革初步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8):168-1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