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怡俐.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模式、问题及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7):91-94. [2] 钱学森. 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大学要有创新精神[J].教书育人,2010(1):76-77. [3] 徐胤莉,王丹中.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的逻辑起点与实施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3):21-25,66. [4] 汪婧,李晓华,黎倩萍,等.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体验调查分析——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5):59-62. [5] 李凯,周建立.大学生创业能力素质现状及对策思考——基于958例在深创业者的实证调研[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8(24):34-41. [6] 黄英杰. 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哲学之思[J].高校教育管理,2016,10(1):74-79,85. [7] 李国年,谭晓春,肖昊.高等职业教育跨界发展决策支持系统的知识融合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0(10):84-91. [8] 沙家强. 新文科背景下学科美育交叉融合的内在理路与实践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3): 16-19. [9] 阮宜扬,李妮.高职生的创业项目何以可能——一个行动者视角的解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1(34):70-76,96. [10] 徐胤莉,王丹中.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的逻辑起点与实施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3):21-25,66. [11] 刘芹. 创新创业背景下高职院校美育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19(9):112-113. [12] 邓立治,宋思爽.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典型模式研究[J].大学教育,2021(3):180-182. [13] 王顺波,姜威,柴换成.高等职业院校创客教育的实施困境与突破路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21(24): 58-62. [14] 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2019-04-11).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904/t20190411_37750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