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文科建设宣言》正式发布[EB/OL].[2022-04-06].https://www.eol.cn/news/yaowen/202011/t202011032029763.shtml. [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通知[EB/OL].(2021-11-02)[2022-04-06].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741/202111/t20211110578852.html. [3] 安丰存,王铭玉.新文科建设的本质、地位及体系[J].学术交流,2019(11):5-14,191. [4] 陈凡,何俊.新文科:本质、内涵和建设思路[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2(1):7-11. [5] 金祥荣,朱一鸿.新文科建设:背景、内涵与路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44(1):18-21. [6] 彭凤姣,张卫良.新文科建设的主要内涵、时代价值与有效路径[J].教育探索,2022(3):1-6. [7] 刘丽,李响.新文科背景下“跨界融合”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科技资讯, 2021,19(36):86-88. [8] 吴岩. 积势蓄势谋势识变应变求变——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J].新文科教育研究,2021,1(1):5-11,141. [9] 林家立.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设计类基础教学“项目制”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21):62-64. [10] 费威,安芷萱.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创新融合教学改革探析[J].科技视界,2021(35):55-56. [11] 刘建胜,李露华.新文科背景下会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研究——以江西理工大学会计学专业为例[J].商业会计,2022(4):117-120. [12] 金晓梅,高倩倩,尹今格.新文科背景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范式改革探究[J].经济师,2022(2):185-186. [13] 周光云. 探析新文科背景下产品设计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路径[J].中国包装,2022,42(2):73-77. [14] 于巍,尹艳华,陈少志.“新文科”背景下新闻出版应用型人才“部—校—媒”协同育人路径探析——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为例[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1,37(12):3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