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乐. 馆校合作的反思与重构——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72-76. [2] 王巍巍,仲伟合.“国标”指导下的英语类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J].外语界,2017(3):2-8,15. [3] 王俊菊,冯光武.《国标》背景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原则与路径[J].中国外语, 2018,15(4):4-10. [4] 张绍杰. 改革开放40年外语人才培养——成就与反思[J].中国外语,2019,16(1):4-10. [5] 李波. “一带一路”视域下应用型人才语用能力培养教学研究[J].林区教学,2018(6):27-28. [6] 李想,王斯芮.“一带一路”倡议下辽宁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外语人才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8(23): 125-127. [7] 秦玉. 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国际化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策略[J].海外英语,2018(17):84-85. [8] 王莉. 高校转型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8(8):126-127. [9] 袁博,刘琪.外语类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7):149-150. [10] 胡其林,孙志军.外语学科协同育人路径刍议[J].铜陵学院学报,2018,17(4):114-115,129. [11] 韦敏. 转型背景下高校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36(10):91-93. [12] 管静,刘畅,陈强.产学研协同培养“外语+”人才的理论应用与实践——以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日语专业为例[J].大连大学学报,2018,39(2):136-140. [13] 刘筱筠,张翼.基于产学研的创新创业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8(S1):51-53. [14] 梁羽. 产教融合视域下英语外贸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百色学院为例[J].百色学院学报,2016,29(3):121-124. [15] 彭晓娟.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国际化创新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10):126-127. [16] 李永生,牛增辉.论产教融合及其深化内容[J].北京教育(高教),2018(5):19-22. [17] 徐昭峰,徐松岩,毕德广,等.推进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辽宁师范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20):196-198. [18] 龙霄飞,白杰.博物馆与高校合作模式、机制的探索与实践——首都博物馆与北京联合大学合作实践与展望[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8,32(4):10-14. [19] 杨扬. 基于博物馆教育实习基地的实践与探索——以应用型师范院校人才培养为例[J].高教学刊,2019(3):75-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