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宋跃芬,潘文华,田起香,等.国内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研究现状及主题述评[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0,38(6):126-131. [2] 李亚东,朱伟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监测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9(1):48-52. [3] 袁丹丹. 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探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20,37(12):32-36. [4] 吴立全,刘灵芝.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实践探索[J].黑龙江畜牧兽医,2020(2):144-146. [5] 冯艳飞,童晓玲.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模型与方法[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22-128. [6] 黄兆信,黄扬杰.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探新——来自全国1231所高等学校的实证研究[J].教育研究,2019,40(7):91-101. [7] 王兴立.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矛盾困境、体系优化及创新举措[J].教育与职业,2018(4): 68-72. [8]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9] 徐蕉. 基于CIPP模型的职业院校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2): 88-90. [10] 葛莉,刘则渊.基于CIPP的高校创业教育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16(4):377-382. [11] Saaty T L.How to make a decisio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0,48(1):9-26. [12] 徐君. 基于模糊数学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商论,2020(18):196-198. [13] 刘芳,杨兴全,屠海波,等.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8(12): 67-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