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孙杰,吴兆明,刘法虎,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虚拟教研室的价值诉求与建设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31):74-79,87. [2] 王鹤琴. “新工科”视域下计算机通识类教材建设的探索和实践[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23,22(4):112-116. [3] 张航,王小敏,王红,等.一流工程学科“金课”课程的高阶性建设与教学实践——以“道路勘测设计”课程为例[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23,39(5):55-59. [4] 项聪,白争辉.东西部高校教学学术共同体发展的内涵特征、影响因素与促进策略[J].中国大学教学,2024(Z1): 74-80. [5] 刘兰,胡雨佳,王娟.元宇宙赋能虚拟教研室:概念特征、框架构建与建设进路[J].教育与装备研究,2024,40(2): 16-21. [6] 葛文杰.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等工程教育重塑与课程教学深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21(9):53-61. [7] 尚毅. 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的汽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汽车实用技术,2021,46(14):188-191. [8] 张晓艳. 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产学研深度融合路径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4(4):172-174. [9] 贾聪聪,刘琪.“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路径探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4,37(2):26-27,33. [10] 王卓娅. 开放教育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探究[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3,28(4):21-25. [11] 张雁,李庆华,贺春山,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工程图学“金课”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1,37(12):42-44. [12] 范晶.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工程热力学课程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科学,2021,12(17):80-81. [13] 尹欣,王金凤,常绪成,等.依托虚拟教研室的“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建设[J].科技资讯,2023,21(4):220-223. [14] 张稳军. 课程思政教改方法探究——以“隧道工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1(9):55-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