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璐. “双创”背景下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6(8): 49-51. [2] 王海燕,王海涛.提高药学专业创业教育实效性的探讨[J].药学教育, 2014,30(1): 1-3. [3] 李怡芳,何蓉蓉,栗原博.药学本科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思考[J].广东化工, 2019,46(8): 198-199. [4] 张青,李玲玲,刘阳,等.基于案例与PBL策略的药剂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J]. 药学教育, 2022,38(4): 36-40. [5] 杨荣芳,李红,李映松.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探索与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6(2): 68-71. [6] 张晓慧.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1,4(22): 71-73. [7] 张娜,王海钠,林贵梅,等.开设药学综合实验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J].药学教育, 2020,36(4): 76-79. [8] 孙爽爽,高佳佳.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究——以滨州医学院药学院为例[J].亚太教育, 2021(17): 2. [9] 王建筑,毕研平,李菲,等.“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和药学专业教育融合路径的探究[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7,7(4): 29-32. [10] 曾琳.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J].知识经济, 2019(22): 124-125. [11] 杨媛媛. 药物制剂新剂型新技术与前期课程的教学融合[J].药学教育, 2020,36(2): 25-28. [12] 王雪,陈益品,魏娜,等.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数字媒体特效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6(5): 162-165. [13] 王小宁,梁晓燕,马远涛,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药剂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风, 2020(2): 2. [14] 郝国祥. 形成性评价在高校药学专业核心课程评价中的应用策略[J].药学教育, 2020,36(3): 79-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