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樊丽,李连国,李晓艳,等.地方院校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探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9):4-6. [2] 范文翔,马燕,刘纯静.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SEM的实证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126-128. [3] 梅伟惠.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4] 陈艳. 美国大学创业教育的启示[J].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2013(4):19-21. [5] 杨玉峰,邓莉君,张颖.“互联网+”背景下的研究生培养思考—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20,41(3):96-98. [6] 顾伟. 引入虚拟公司项目提升学生创业能力—以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唯实:现代管理,2014(1):55-57. [7] 施晓光. 印度高校创业教育:发展中国家的个案[J].比较教育研究,2014(2):42-46. [8] 沈小捷. 中外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对比分析[J].才智,2017(13):123-123. [9] 陆伟家,袁小平,沈风雷.推行工科研究生“融入式”创业教育模式的思考[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5(5): 42-45. [10] 张凯伟. 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工科研究生创业教育实证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6(6): 44-48. [11] 高英力,李友云.基于CDIO教育模式的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6(6): 67-69. [12] 解明利,金淼,汪飞雪.以产出为导向的工科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7,8(6): 30-35. [13] 唐睿明,武斐.“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创业实践中的作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9(4): 59-64. [14] 李满根,牟洪善,曾金平,等.“双一流”背景下的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8(4):386-389. [15] 龙雪梅,王栋杰.“双创”背景下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J].大学教育,2019(9):168-170. [16] 赵馨瑶. 高校硕士研究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2020,19(2):183-184. [17] 金子祺,钟博文.高校工科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4):4-5. [18] 陈永杰,王莉.中国高校研究生创业教育模式及战略转型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5):12-16. [19] 申恒运,陈福生.美国研究生科技创业能力培养机制及其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4):74-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