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乔文博,朱彬彬,俞臻梁,等.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J].护理与康复,2022,21(10): 79-81. [2] 童杰峰,温丽虹,薛静.内科学课程思政融合的实践与效果分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3,21(1): 51-53. [3] 杨薛康,张洁琼,陆洲,等.新医科背景下《医学管理学》课程O-PIRTAS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3,31(1):25-30,59. [4] 张新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平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武夷学院学报,2022,41(1):95-98,104. [5] 刘利,秦晓明,张光贵,等.公共卫生相关专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课程认知调查及教学改革建议[J].卫生职业教育,2023,41(5):117-120. [6] 杜玉杰,杨丽冬,岑楚青.“防艾”科普模式在粤西高校中的构建与实施[J].卫生职业教育,2023,41(4): 63-66. [7] 夏婷婷,杨雨微,高勤,等.融入思政的混合式教学法在护理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J].成才,2022(17):48-49. [8] 邵晓洁. 构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与实践[J].名师在线,2019,82(9):26-27. [9] 史艳香. 健康中国战略下河南省公立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人口与健康,2022(9):33-36. [10] 李宁鹏. 大健康理念下社会工作参与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模式探析[D].西安:西北大学,2020. [11] 林清强,林政,蔡钒,等.基于大健康通识教育的国家一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8(6):109-115. [12] 王薇,乔文博,朱彬彬,等.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以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课程为例[J].浙江医学教育,2021,20(5):1-4. [13] 姚璠,王莹,赵为民.PBL教学法结合翻转课堂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18):1-3. [14] 李鸿鸽,刁薇,张笑春,等.基于健康促进政策环境下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模式的建设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34):212-213,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