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双清,王俊琳,文鼎,等.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资源的改进途径和机制创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2,38(8):142-145. [2] 孙天霞. 人参PR家族蛋白-防御素、脂质转移蛋白抗胁迫作用及机制研究[D].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2021. [3] 2021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2,28(14):1-12. [4] 许言午,胡海燕,龚张斌,等.科研反哺教学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2,30(16):30-31. [5] 汪晓东,张炜,赵梦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健康基础[N].人民日报, 2021-08-08. [6] 代磊,朱瑶,代君怡,等.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生物化学检测在线联用分析方法筛选中药中的丁酰胆碱酯酶抑制剂[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1,41(15): 1485-1490. [7] 杜桑,崔韶晖,陈星妍,等.靶向修饰脂质体递药系统的研究进展[J/OL].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18[2023-03-18].DOI:10.16476/j.pibb.2022.0182. [8] 赵秀英. 肿瘤标志物应用的临床思维及研究进展[J].北京医学,2021,43(10):943-945,949. [9] 张灵玲,牟少亮,艾育芳,等.科研实践与生物化学教学相长的体会[J].生命的化学,2020,40(12): 2303-2306. [10] 罗自强,秦晓群,王晓晟,等.基础医学阶段大学生创新教育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7,19(8):639-642. [11] 王卫芳,王宏英,孙聪,等.基于知识竞赛的生物化学教学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9,6(A2):74-75. [12] 樊程程,屈依一,王雅静,等.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2): 183-185. [13] 臧彬如,蒋奇欣,赵启苗,等.科研反哺教学在中药炮制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1):43-44. [14] 袁传军. 奇妙的化学发光:鲁米诺检测血迹[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42(10):7-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