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战合,张伟伟,罗明强.面向综合能力提升的连通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21,44(2):113-120. [2] 刘娅,徐震,杨蕾.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12): 91-92. [3] 田秋丽,刘战合,郝爱民,等.面向OBE理念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20,7(35):47-49. [4] 陆成龙,张业明,董永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分析与探讨[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20,36(6): 69-72. [5] 全晓洁,邱德峰.新时代劳动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12):28-32. [6] 刘东锋,梁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课程思政的价值探析——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9):234. [7] 廖梓程. “互联网+”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新定位——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与实践》[J].中国科技论文,2022,17(1):117. [8] 孟军,白钰莹.新时期创新创业教育对深化高校教育的改革——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大赛案例版)》[J].热带作物学报,2021,42(6):1845. [9] 潘双利,郑贵军.赛教融合视阈下本科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改革[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5(6):56-58. [10] 刘战合,罗明强.“专思创”三元融合:航空专业隐性教育新模式[J].滨州学院学报,2021,37(3):36-42. [11] 范晖,王善奎,范希营,等.以学科竞赛为抓手的机械类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39(1):182-184,216. [12] 谢为群,许烁,于丽英.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提升[J].中国高校科技,2019(11):41-44. [13] 王威,张世星,张辉,等. 学科竞赛引领下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12):54-56. [14] 金兆辉,王可,张科超,等.“双创”背景下大学生赛车实践平台构建与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2,41(1):278-281,289. [15] 郝根彦. 学科竞赛对工科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效能与改进策略——以某“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高校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3):150-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