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赵峰,张广渊.“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微专业的构建与探索[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21,36(5): 26-31. [2] 李川,刘洲洲,苏世雄,等.“智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1,40(8): 150-153,172. [3] 顾德英,高原,段洪君.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嵌入式融合[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2): 116-118. [4] 付强,罗天洪,潘春鹏.应用型本科院校机器人工程专业实践课程改革探索[J].教育现代化,2020,7(37): 88-92. [5] 赵双元,周振超.机器人工程应用型专业建设与实践——以辽宁科技学院为例[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0,22(5):33-35. [6] 马忠丽,顾硕鑫,于文杰,等.机器人工程专业课程群数字资源建设实践——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2,8(9):127-129. [7] 栗琳,郑莉芳,马飞,等.产教融合的机器人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4):88-92. [8] 刘海涛. 创新创业背景下机器人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20(6):155-157. [9] 李芸. 基于“专创融合”视角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1): 124-126. [10] 郭士清,庄宇,颜兵兵,等.地方高校工程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探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5(3):106-109. [11] 卢斌,杨紫伊.机器人工程专业研训一体化平台建设与实践[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32(5): 5-10. [12] 龙迎春,韩竺秦,曾祥锋,等.新工科背景下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J].高教学刊,2021,7(30):147-150,155. [13] 左国玉,雷飞,乔俊飞.新工科背景下基于机器人竞赛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高教学刊,2021(6):44-47. [14] 尹彬沣. 以机器人竞赛为驱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路径探究[J].热带农业工程,2021,45(6):158-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