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孟然. 基于BIM多元数字化协同技术赋能建筑设计发展[J].铁道工程学报,2023,40(4):84-88. [2] 王鹏,任洁,李松良.BIM在高职土建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与改革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6(17): 140-143. [3] 王志海,李兵.基于BIM技术的全生命周期数字交付管理研究[J].施工技术,2024,53(6):139-143. [4] 刘照球,董立坤,蒋吉方,等.融合互联网与产学合作资源的BIM知识体系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4,16(2):117-123. [5] 刘梅,王彦明,衣振华.基于BIM的土木工程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46):184-186. [6] 金焕,于松,展勤建,等.基于目标问题导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以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24,10(7):132-135. [7] 张阿玲,袁辰雨.基于校内工作室的高职院校BIM人才培养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6(3):196-198. [8] 罗爱忠,彭景,李密,等.新工科理念下的《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教学改革[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5(2):50-53,59. [9] 陈奕欣.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建设科技,2024(2):54-56. [10] 陆海燕,张怡,崔琨,等.基于BIM技术的梁柱节点全三维深化设计[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21,13(1): 83-88. [11] 王菊蕊. 基于BIM技术的土建类专业教学改革[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6(9):22-24. [12] 曾旭东,韩运宽.基于数字技术的可视化教学探索——BIM+AR技术在建筑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建筑教育, 2022(2):94-98. [13] 李冬生,赵雪峰,王言磊.“结构健康监测”教学实验平台搭建与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2(S1):195-197. [14] 顾吉浩,闫运忠,朱恒宣,等.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1,4(1):40-4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