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英,杨学森,罗雪,等.预防医学和热带医学研究生创新与应用能力培养的专家问卷调查与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9):125-126. [2] 高剑,侯秋莲,热比亚·努力,等.浅谈病原生物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编排中存在的问题[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18):149-150. [3] 高珊, 黄河, 高国举, 等. “大思政”格局下研究生“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1, 5(65):70-75. [4] 廖英. 构建研究方法类课程群强化研究方法的教学和训练——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法类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4):16-20. [5] 曹得萍,蒋莉萍,陈根,等.课程思政视角下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模式重构[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22,34(2):187-190. [6] 施可庆,池俊杰.“新医科”体系下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J].现代职业教育,2022(15):169-171. [7]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 2016-12-09(1). [8] 毛建,朱艳,刘杨,等.基于教师角度分析交叉学科对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1):9-11. [9] 郝美玲,张丽宏,张艳红,等. 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医学技术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培养探索[J].中国医药导报, 2021, 18(13): 60-63. [10] 邵世和, 张文, 申红星, 等. 病原生物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探索[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0, 5(4): 317-318. [11] 陈丽静,林景卫,张丽,等.在生物技术专业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高教学刊, 2015(19):203-205. [12] 张玉龙. 疾病的价值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13] 王海龙, 刘红丽, 樊卫平, 等. “双导师”制结合“闭环”式质量监控模式对医学病原生物学研究生培养初探[J].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0, 40(11):1604-1607. [14] 王忠辉,陈慧,张琦弦,等.“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实验室科学,2020,23(4):150-152,1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