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翟媛媛,徐祝青.化学化工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以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21,35(3):98-100. [2] 尚永辉,黄怡,郑敏燕 .关于化学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7,8(5): 119-121. [3] 方瑛. 高校“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共生机制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9(18):63-66. [4] 郭玉芳. 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数据实证分析——以安徽三联学院经管类523名学生为例[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28(S2):163-166. [5] 赵雪. 基于双创背景下的高校化学化工类专业校本课程开发[D].甘肃:西北民族大学,2018. [6] 杨剑. 高校科技人员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9(17):70-74. [7] 薛红燕,王成,宋要武,等. 基于创业人才培养的高校创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以东北石油大学为例[J] .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9(17):116-119. [8] 侯旭晖,杨新宇,许远.“1+X”书证融通视阈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与实践[J].微型电脑应用, 2021,37(11):16-18. [9] 杨闻晓,吴秋华,刘学,等.“双创”背景下化学类课程的教学改革— 以“现代材料分析技术”课为例[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5):124-126. [10] 包永春,王寅,段莉梅.BCN电催化还原O2制H2O2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2,41(9): 157-161,212. [11] 牛海青,王芳,田晴,等. “课程思政”视角下“双创”素质教育分层实践途径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1,8(15):49-51. [12] 刘越,郭锐,陈伟凡,等.“双创”视域下的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路径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9(18):16-18. [13] 马建国,李芳清,谢宗波,等.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以东华理工大学应用化学系为例[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7(1):88-92. [14] 郭伟华,刘云海,马建国,等.基于“课堂一竞赛——顶目”三维联动的应用化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29):206-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