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洪伟,周云龙,洪文鹏,等.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的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方式研究[J].科教导刊,2021(5):150-151,155. [2] 黄娜,李洪伟,贾玉婷,等.工程流体力学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21(5):44-46. [3] 李洪伟,周云龙,洪文鹏,等.科研在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7(10):119,117. [4] 刘齐,陶爱峰.对国内外高校开放教学资源的对比分析——以水利与海洋相关课程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 2016(2):64-70. [5] 姚玉华.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方式现状调研[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20. [6] 姜未汀,李琦芬,翁建华,等.《工程流体力学》重点核心课程建设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9(52):201-202. [7] 玄伟伟,罗春欢,任玲,等.工程认证背景下“工程流体力学”案例型教学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S1): 122-125. [8] 李楠,张财红.工程流体力学课程应用化教学改革研究[J].教学研究,2014,37(3):81-84. [9] 国丽萍.提高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探讨[J].科教导刊,2014(12):78,82. [10] 兰雅梅,王世明,宋秋红,等.工程流体力学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15):42-44. [11] 张昊. 基于知识结构的在线开放学习资源设计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7. [12] 蔡伟华,李倩,李浩然,等.基于流体力学多尺度实验课的卓越人才创新意识培养分析[J].黑龙江科学,2023,14(13): 115-117. [13] 姜海峰,陈杰,范晶,等.“微”时代背景下工程热力学融合教学模式改革[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6(15):111-113. [14] 周云龙,李洪伟,洪文鹏.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S1):72-73,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