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胡珊,杨宇科,冯巧艳.近十年智慧教室/课堂/实验室研究的热点主题和前沿演进——“智慧教育”的一条实现之途[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43(2):118-126. [2] 王玉龙,蒋家傅.以需求为导向的智慧教室系统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6):99-105. [3] 王安琪,隗雪燕,张庆华.智慧教室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基于7名大学英语教师的个案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21,31(10):68-76. [4] 王兴宇. 活动理论视角下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0(4):118-124. [5] 余亮,黄荣怀.活动理论视角下协作学习活动的基本要素[J].远程教育杂志,2014,32(1):48-55. [6] 张亚珍,张宝辉,韩云霞.国内外智慧教室研究评论及展望[J].开放教育研究,2014,20(1):81-91. [7] 刘选,刘革平,廖剑.智慧教室结构模型构建研究——“功能—结构”关系视角[J].中国远程教育,2023,43(2): 45-53. [8] 张虹,陈琳.智慧学习活动的理论、本质及系统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8,28(4):55-60. [9] 周屹. 互联网时代智慧教室建设研究与探索[J]高教学刊,2021,7(18):55-58. [10] 黄荣怀,杨俊锋,胡永斌.从数字学习环境到智慧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变革与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 2012,18(1):75-84. [11] 弋顺超,胡国强,王敏.智慧教室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28(12):106-111. [12] 沈健. 智慧教室对课程思政效果的影响[J].语言与文化研究,2022,25(4):66-68. [13] 王欣然,吕丹丹,苗天予. 关于智慧教室使用情况的调研——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8):129-131,158. [14] 缪玉周,周书民,高金贺,等.基于课堂教学改革为导向的高校智慧教室建设探析——以东华理工大学为例[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1(4):397-4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