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姚婷,张清.从系统论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序与无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3,41(1):132-137. [2] 王传涛,姚圣卓,田洪森.新工科视域下地方工科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探析[J].教育与职业,2020(21): 55-59. [3] 胡博. “新工科”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机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3(4): 132-136. [4] 刘春宇. 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评《面向未来的土木工程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J].工业建筑,2021,51(8):232-233. [5] 李辉,杨思佩.“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逻辑遵循、实践困境与行动路向[J].现代教育管理,2022(11):110-119. [6] 张建岗,罗嘉文.面向创新创业的工科高校前孵化器建设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135-140. [7] 姚圣卓,王传涛,金涛涛.新工科人才培养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2(10):70-75. [8] 王倡春,汪太生,张泽武,等.创新创业教育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育融合的探讨[J].高分子通报,2022(6):102-105. [9] 周淼,孙晓枫,籍亚玲.新工科视阈下的素质教育与创新创业融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包装工程,2022,43(S1):323-326,340. [10] 于鲁汕,王平.“互联网+”时代工科院校创业教育多元化模式构建——评《“互联网+”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J].高教探索,2019(11):133. [11] 李波,覃俊,帖军.新工科及人工智能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1,38(3):18-22. [12] 张砾文. 基于新工科背景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策略——评《“创新创业+课程思政”教育模式研究》[J].皮革科学与工程,2022,32(6):110-111. [13] 章喜明,魏悦姿,阳范文,等.医学院校生物医学工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与协同育人模式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39(7):203-206,269. [14] 刘志新,庄岩,刘洋.新文科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聚焦工科优势高校文管类专业[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35(5):2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