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翟睿洁,赵文武,华廷.面向人类世的自然与社会:景观生态学的挑战与展望——第十届国际景观生态学大会述评[J].生态学报,2020,40(5):1834-1837. [2] 郑景明,康峰峰,周志勇.农林院校“景观生态学”本科课程的教学设计[J].中国林业教育,2014,32(6):57-60. [3] 周志翔. 景观生态学基础[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4] 郑景明,齐建东,康峰峰,等.翻转课堂在“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20,38(2): 71-74. [5] 战明松,朱京海.基于POI数据的特大城市生态空间廊道识别与空间布局优化研究——以沈阳市中心城区为例[J].中国园林,2021,37(10):112-117. [6] 储金龙,李瑶,李久林.基于“斑块—廊道—基质”的线性文化遗产现状特征及其保护路径——以徽州古道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9,37(12):46-52,60. [7] 韦宝婧,苏杰,胡希军,等.基于“HY-LM”的生态廊道与生态节点综合识别研究[J].生态学报,2022,42(7): 2995-3009. [8] 于婧,陈艳红,彭婕,等.基于GIS和Fragstats的土地生态质量综合评价——以湖北省仙桃市为例[J].生态学报,2020,40(9):2932-2943. [9] 高延平,吴相利.基于RS与Fragstats的哈尔滨市主要建成区绿地质量评价[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1,44(9):120-123,131. [10] 袁之煜. 基于ArcGIS与Fragstats的海口市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21,27(6):129-133. [11] 陈南南,康帅直,赵永华,等.基于MSPA和MCR模型的秦岭(陕西段)山地生态网络构建[J].应用生态学报,2021,32(5):1545-1553. [12] 肖显静. 生态学实验“可重复”困难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导报,2018,36(6):8-16. [13] 徐维祥,郑金辉,李续双.中国农业环境效率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J].生态学报,2021,41(21):8364-8374. [14] 王旭东,姚尧,任书良,等.耦合FLUS和Markov的快速发展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模拟方法[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2,24(1):100-113. [15] 王天琪,杨瑾.西安市雁塔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景观格局演变分析[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21,16(2):63-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