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吴朝晖.解决“卡脖子”问题培养卓越工程师[N].光明日报,2022-06-14(13). [2] 朱正伟,李茂国.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1):46-53. [3] 别敦荣. 工科教育及其改革断想[J].中国高教研究, 2022(1):8-15. [4] 王方阔,项吉,林静,等.新工科背景下构建化工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云南化工,2022,49(10):150-152. [5] 郑丽娜,姜子娇,雷庆.新时代卓越工程师核心能力: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22(9):38-45. [6] 宋强,胡亚茹,杨媛,等.“新工科+工程认证+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材料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高教学刊,2022,8(25):6-9. [7] 袁绍军,李根,唐盛伟,等.立足工程实践的高校多元化化工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21,38(4):22-26. [8] 郭晓艳,段红玲,张海鹏,等.工程认证背景下化工原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2):37-39. [9] 陈成,刘海燕,刘达.应用型本科院校化工专业“三链”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7):137-138. [10] 李娟,于欣,汤雁婷,等.新工科背景下化工专业综合实验教育改革探索[J].河南化工,2020,37(12): 59-60. [11] 曾延波,李蕾,王海龙,等.应用化学专业《化学综合与设计实验》教学改革[J].山东化工,2021,50(5): 229-230. [12] 李岭领,赵瑞明.新工科背景下化工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山东化工,2021,50(16):248-263. [13] 席秋颖,王旗.新时代实验教学中心信息化建设[J].大学物理实验,2022,35(2):138-142. [14] 刘小娟,吴锋景,颜东.虚拟仿真混合式实验教学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化工专业的探索[J].科技资讯, 2022,20(21):171-174. [15] 朱静,沈国良,班玉凤,等.专业认证下《化工专业综合实验》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与分析[J].广州化工,2021,49(15):258-260. [16] 贾惠芹,屈宸光,朱凯然,等.基于OBE理念的工程应用类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J].大学教育,2020(12):46-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