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任少波. 奋力在教育强国建设中担当使命[J].红旗文稿,2023(12):15-19,1. [2] 杨贤金. 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根本保证[J].红旗文稿,2023(13):4-8,1. [3] 韩英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逻辑理路与实践向度[J].大学教育,2023,(7):100-103. [4]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2022-01-29).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2202/t20220211_598706.html. [5] 邓晖,周世祥.“双一流”建设有了新方位、新使命、新要求[N].光明日报,2022-02-15(004). [6] 贺祖斌,陈洋.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及其路径优化[J].大学与学科,2022,3(2):90-103. [7] 程开华. 地方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时代机遇与推进策略[J].教育学术月刊,2022(11):25-30. [8] 王静. 基于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图书馆协同创新策略研究[J].肇庆学院学报,2023,44(2):106-110. [9] 徐瑛雪.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政策执行过程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22. [10] 辛斐斐.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崛起之路[J].中国高校科技,2020(7):18-21. [11] 周海涛,胡万山.地方高校高水平学科建设的模式、难点与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20,41(3):36-41,85. [12] 高岩. 地方高校建设“双一流”的内在逻辑[J].中国高校科技,2019(12):49-52. [13] 杨利军,姚和芳,周少斌.破解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困境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1):86-91. [14] 马立敏,汪祥波,刘汉能,等.本—博贯通模式在粤多个高校落地[N].南方日报,2024-02-21(A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