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2015-05-04)[2023-12-28].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505/t20150514_188069.html.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EB/OL].(2021-09-22)[2023-12-28].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110/t20211013_571909.html. [3]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EB/OL].(2023-07-11)[2023-12-28].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zcs_zhgg/202307/t20230717_1069319.html. [4] 黄光能.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0(S1):70-75. [5] 陈稼瑜,李小亮,李朝柱.产教融合赋能高校创业教育的逻辑路径及运行策略[J].中国高校科技,2023(9): 54-61. [6] 刁衍斌,谢明亮,植林.基于系统思维新工科体验式创业人才培养的师资建设[J].系统科学学报,2024(1): 92-96. [7] 苏晓娴,冯晓莹.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新改革路径探索[J].中国科技论文,2023,18(11):1289. [8] 姚山季,经姗姗,陆伟东.科产教融合视角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举措、成效与保障[J].中国大学教学,2023(10): 82-89. [9] 黄一鸥,么加利.科教融汇视域下高职教育 “三教” 改革的新要求与现实路径[J].教育学术月刊,2023(10):36-42,50. [10] 徐玉成,王波,朱萍.科教融汇赋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时代价值、现实困境及破解对策[J].教育学术月刊,2023(9): 58-66. [11] 孙华峰.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的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16):78-82. [12] 汤钰文,张亮.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再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0):79-80,84. [13] 谢拙政,曾绍玮.职业教育科教融汇的实施价值、机制构建及实现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3,44(22):33-40. [14] 唐沙. 新时期课程思政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实践[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3,44(23):240. [15] 鞠红霞. 产创耦合专创融合——基于企业一线问题库的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柳职实践”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27):20-25. [16] 吴葛,尹仕,冯学玲. “两融合、三转化” 创客训练营课程设计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3,42(9):190-195. [17] 赖安,王雪利.基于 “竞教融合” 的外贸外语双创实践教育机制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3,42(9):215-219. [18] 陈稼瑜,李小亮,李朝柱.产教融合赋能高校创业教育的逻辑路径及运行策略[J].中国高校科技,2023(9): 54-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