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16).http://cpc.people.com.cn/n1/2022/1026/c64094-32551700.html. [2] 张飞龙,于苗苗,马永红.科教融合概念再构及研究生教育治理[J].中国高教研究,2020(11):31-37. [3] 孙菁.科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2(17):32-34. [4] 钟秉林. 推进大学科教融合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2(5):4-10. [5] 徐小洲,倪好,吴静超.创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与我国创业教育观念转型[J].中国高教研究,2017(4):92-96. [6] 姚山季,经姗姗,陆伟东.科产教融合视角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举措、成效与保障[J].中国大学教学,2023(10):82-89. [7] 刘健婷,刘云. 教学与科研由统一走向分离: 从洪堡到伯顿·R.克拉克[J].江苏高教, 2020(9):56-61. [8] 程洁,吴强,秦红.科教融合背景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3(5):120-127. [9] 彭华涛,朱滔.“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专创深度融合模式及路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1):169-175. [10] 王怀宇,杨楠,张炼.专创融合:生成逻辑、内涵辨析与实践维度[J].教育科学探索,2023(3):27-31. [11] 朱翠兰,孙秋野.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路径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9):4-8. [12] 刘朝晖,周和平,蒋加伏,等. 五螺旋创新理论视角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7(6):93-101. [13] 范俊峰,邓苏心,王海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23): 85-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