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8(9): 18-24. [2] 怀进鹏.携手推动数字教育应用、共享与创新[EB/OL].(2024-02-01).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176/202402/t20240201_1113761.html. [3] 曾永年,谭柳霞,王慧敏.我国高校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现状分析[J].测绘科学,2016,41(5):168-172. [4] 张玉娟,曲建光,王强.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现状——以黑龙江工程学院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0,43(6):11-16,22. [5] 胡庆武,艾明耀,付建红.基于测绘遥感地理信息工程的地理国情监测专业建设研究[J].测绘通报,2016(10): 129-132. [6] 李爽,秦昆,李星华.服务“一带一路”的遥感类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地理空间信息,2020,18(2):126-128,8. [7] 林卉,张连蓬,梁亮,等.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与实践研究[J].测绘通报,2015(12):114-117. [8] 付波霖,周国清,高二涛.等.新工科建设引领下的遥感专业本科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6(10):149-151. [9] 潘励,赵文强.教学评估引导下的遥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47):1-3. [10] 聂鹏程,钱程,覃锐苗.等.天空地一体化信息感知与融合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J].智能化农业装备学报(中英文),2023,4(2):1-11. [11] 王志勇,解斐斐,刘健辰.“数字摄影测量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实践[J].测绘工程,2020,29(5):77-80. [12] 王凯宏,白波,沈业.一流设计专业群在线开放课程平台教学资源库建设[J].美术教育研究,2024(1):145-147. [13] 战丽丽. 交互式可视化信息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J].现代信息科技,2020,4(14):193-195. [14] 赵景波,杜保帅,安淑怡,等.新工科背景下融合“互联网+”模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J].高教学刊,2024,10(6):162-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