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2015-05-04).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505/t20150514_188069.html. [2] 李海东. 融合与创新: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23(3):42-51. [3] 曹蕾. “专创融合”视角下创新创业实验室发展路径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8):26-31. [4] 黄进. 基于产教深度融合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专创融合”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27):3-7. [5] 赵国靖. 专创融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12596份教师样本的实证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22(7):142-152. [6] 张承龙,张辉.“双创”背景下高校“第二课堂”实践探析[J].科技创业月刊,2022(4):85-88. [7] 许德新,赵玉新,刘志林.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方案构建与实施路径[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20):194-198. [8] 左国玉,雷飞,乔俊飞.新工科背景下基于机器人竞赛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高教学刊,2021(6):44-47. [9] 丛丽晖,李佳佳,王丹,等.基于精细管理和精准评价的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21(8): 130-134. [10] 姚敦红,彭小宁,张文.深度校企协同的地方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J].高教学刊,2020(23):146-149. [11] 房立存,杨照坤.新工科背景下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3):88-90. [12] 吴青聪,陈柏,吴洪涛.“课程+项目+竞赛”三位一体的“专创融合”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机器人工程学综合课程设计课程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20):136-138,144. [13] 王凤领,张金宝,朱玉琴.借鉴CDIO-OBE 理念“学践研创赛”五位一体新工科深融合实践育人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21(28):5-8. [14] 刘殿通,郭卫平.专业实践教学与学科竞赛融合的探索与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20):172-175. [15] 王晓梅. 学科竞赛与“学—教—践—研—创”相融合的竞赛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21(1): 68-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