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EB/OL].(2019-02-22).http://www.moe.gov.cn/jybsjzl/moe164/201902/t20190222370722. htm. [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2022-01-19).https://www.mohurd.gov.cn/gongkai/fdzdgknr/zfhcxjsbwj/202201/ 20220125764285.html. [3] 丁烈云. 加快智能建造人才培养[J].施工企业管理,2022(4):53. [4] 赖永辉. 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块及指标研究[J].职教通讯,2015(5): 22-23,27. [5] 邵瑞影,刘纪新,曹爱霞,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民办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完善[J].科技风,2020(29):166-167. [6] 刘志宏. 高校建筑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以中韩高校建筑类专业为例[J].大学教育,2022(1):124-128. [7] 谢湘华,黄志媛.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以A学院会计学专业为例[J].财会学习,2021(27):168-170. [8] 别敦荣,易梦春.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及其建设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21,42(3):7-16. [9] 姜梦宇. 高校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探析[J].商讯,2022(21):121-124. [10] 彭雨. 校企合作模式下服装陈列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J].科教导刊,2022(7):94-96. [11] 郭雪源,武立伟,杨志年,等.土木工程专业智能建造方向课程体系建设[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5):93-98. [12] 郭彩霞,赵诗雨,刘占省,等.面向“一流专业”建设的智能建造课程体系发展探索[J].建筑技术,2022,53(9):1262-1266. [13] 刘业娇,郭世凯,赵亚军,等.高校安全检测类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实验室科学, 2022,25(2):238-240. [14] 许艳丽,张钦.智造时代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诉求、困境与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40(9): 47-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