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建峰,邓立治.大学本科研究型教学的三层次教学模式探讨[J].大学教育,2017(5):8-10. [2] 林海,李虹,袁建美,等.大学研究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1):94-99. [3] 陈欣. 基于OBE与PEM融合的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J].江苏科技信息,2021,38(9):62-64. [4] 黄珊. OBE理念下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协同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D].大庆:东北石油大学,2020. [5] 胡雪梦. OBE理念下广播电视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21,23(5):152-156. [6] 唐士梅,马小花,王瑾.陕南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路径探析[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5(3):89-93. [7] 徐轶博. 农业院校法学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大学,2023(33):73-76. [8] 刘旺洪,刘宏宇,殷楠.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21. [9] 赵炬明,高筱卉.关于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7(8):36-40. [10] 李叶欣. OBE理念下的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26):31-32. [11] 付瑞红,何强.基于OBE理念的教学科研一体化探索与实践[J].教学研究,2017,40(3):28-33. [12] 王淑慧,王庆华.研究性学习课程建设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6(9):40-41. [13] 李启蒙. 课程思政视域下《电子产品营销》课程的人才培养路径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1(32):69-71. [14] 郑千千. 论师生协同发展机制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构建——基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角的考察[J].汉字文化,2020(19):181-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