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秀梅,韩靖然.新工科背景下工程训练中心存在的问题与实践转向[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9):8-11,18. [2] 叶晓勤.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训练中心创新人才培养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12):274-277. [3]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教高司函〔2017〕6号[Z].2017. [4] 吴亚辉,张英琦,行志刚.创客教育理念融入工程训练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9,38(12):152-155. [5] 李昕,詹必胜.面向新工科的工程训练中心建设与发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7):249-251,261. [6] 王洪才. 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本质及其实现[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0,11(6):1-9. [7] 张戈,张学军,朱玉平,等.智能制造背景下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2):209-213. [8] 高琪,刘中原,万金贵,等.工程训练中创新实践教育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0):143-145,165. [9] 韩佳颖,张墨贵.基于OBE理念的创新创业项目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2):209-211. [10] 郑丽波.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模式初探[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1):186-188. [11] 张辉,黄风立,李积武,等.基于OBE的综合工程训练课程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39(7):219-222. [12] 刘允,陈小惠.大学生创新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2):176-178. [13] 王邦雄. 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20(6):142-143. [14] 李娜,严建桥,黄先莉.大学生创新创业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12):278-281,285. [15] 姚圣卓,王传涛,田洪森.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0(13): 69-74. [16] 石丽,李吉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困境与路径优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2):100-104. [17] 周祖翼.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3(8):42-43,47. [18] 李志清. 高校学生社团在校园创新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30):27-29. [19] 张艳. 强化高校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14(20):47-48. [20] 田桂芬. 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思考:基于社团参与的视角[J].继续教育研究,2015(7):20-22. [21] 廖林正. 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器绩效评价研究综述[J].投资与创业,2020,31(19):25-27. [22] 高璐,何禹典.高校创业孵化器的创业资源拼凑作用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1(1):76-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