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EB/OL].(2018-10-1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742/s3860/201810/t20181017_351890.html.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EB/OL].(2017-12-19).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12/19/content_5248564.htm. [3] 王秋玉. 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8): 144-145. [4] 王金华,康红普,刘见中,等.我国绿色煤炭资源开发布局战略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8,47(1): 15-20. [5] 吴志强,金峰,钱凯.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改革的探索[J].高教论坛,2022(5): 50-54. [6] 李金波,张崇礼,杨长德,等.基于产教融合的采矿工程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科学,2021,12(23):18-20,24. [7] 吴金刚,郭兵兵,郭军杰.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以河南工程学院为例[J].煤炭高等教育,2018,36(1):104-108. [8] 杨靖. 基于“3+1”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现代经济信息,2015(19):432. [9]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EB/OL].(2016-12-30).http://www.nea.gov.cn/2016-12/30/c_135944439.htm. [10] 孙家瑛. 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5): 3-4. [11] 樊大磊,李富兵,王宗礼,等.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中国能源矿产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J].中国矿业,2021,30(6):1-8. [12] 王安建,高芯蕊.中国能源与重要矿产资源需求展望[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35(3):338-344. [13] 文博杰,陈毓川,王高尚,等.2035年中国能源与矿产资源需求展望[J].中国工程科学,2019,21(1): 68-73. [14] 孙旭东,张蕾欣,张博.碳中和背景下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与转型研究[J].中国矿业,2021,30(2):1-6. [15] 李金波,杨长德,李永武,等.西部新建本科院校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以新疆工程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29):150-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