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维,邢娜,曲余玲,等.钢铁产能置换政策及其对行业的影响[J].冶金经济与管理,2020(3):12-14. [2] 周伟,乔军,彭孝仁.《关于完善钢铁产能置换和项目备案工作的通知》解读分析[J].冶金经济与管理,2020(3):52-55. [3] 周伟. 新版钢铁产能置换办法和备案意见解读分析[J].冶金经济与管理,2021(4):11-13. [4] 张亮,来有为.化解产能过剩亟须解决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发展观察,2016(22):46-47. [5] 刘明凯,张红艳,王新宇.广西有色金属产业链关联测度与发展路径规划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0,33(12):65-74. [6] 韩涛. 互联互通背景下广西发挥区位优势建设长效机制的研究[J].大众科技,2021,23(10):156-158. [7] 滕树满,朱勇,农凯.广西钢铁集团防城港钢铁基地总体规划综述[J].金属世界,2021(5):22-25. [8] 昌盛. 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基于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视角[J].市场论坛,2020(12):28-31. [9] 陈琦. 广西深化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的实践与路径思考[J].市场论坛,2022(7):17-21,43. [10] 田磊,徐志峰,王瑞祥.“新工科”背景下冶金工程专业“教学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冶金教育,2022(2):68-70. [11] 张立强,张超杰,王海川,等.新工科背景下冶金工程专业改造升级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8(5):85-86. [12] 田庆华,陈爱良,郭学益.“新工科”背景下传统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以冶金工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1(11):89-92. [13] 卢艳青. 面向“新工科”的地方高校冶金工程人才培养[J].中国冶金教育,2020(6):55-58. [14] 沈明新,李琦,李应森.转型高校新工科范式下实施工程教育的研究[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2(5): 30-32. [15] 贺道中,高泽平,张波,等.“新工科”背景下冶金与材料类专业“四位一体多维联动”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2021(6):74-77,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