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许洁,曹鹏飞,刘鹏,等.新工科背景下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 250. [2] 田贤鹏,姜淑杰.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跨学科机制创新及启示——基于卡内基梅隆大学“智能+”的案例考察[J].教育发展研究,2023,43(23):59-67. [3] 仇实,嵇杰,吴启超.知识生产视域下跨学科学习协同五育融合育人研究[J].林区教学,2024(3):49-52. [4] 黄桥高,潘光,曾向阳.新工科背景下海洋工程大类培养的专业建设与实践——以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为例[J].科教文汇,2022(1):48-51. [5] 龚喜,苗建明,陈启超,等.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创新创业与实习实践改革新探索——以中山大学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6(16):32-35. [6] 王宏磊,汪勇,雷波.海洋强国战略下创新实践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J].大学,2024(7):103-106. [7] 王竞仪,凌淑珍.海洋强国战略下的高校海洋教育发展[J].大学,2024(17):34-37. [8] 陈倩,侯玉婷,胡志婷.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教育效果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受众学生的视角[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7):1-2,6. [9] 张大朋,严谨,吴光林,等.新工科背景下海洋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1,4(22):51-53. [10] 周新院,曹爱霞,宋慧.海洋强国背景下船海类人才培养模式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23(45):37-40. [11] 甘文兰. 项目化学习助力跨学科协同育人[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4(22):37-39. [12] 张大朋,严谨,陈志明,等.新形势下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探索与实践[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2,58(9):213-215,224. [13] 白春妹. 新工科背景下实验室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专业为例[J].科教导刊,2023(32): 57-60. [14] 马强,郭俊杰,张博山,等.船舶与海洋工程人才“5333”教育培养模式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20,37(1):2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