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郭纯青, 方荣杰, 代俊峰. 气象水文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2. [2] HODGINS J G.The magnetic and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M].Canada:.L.K. Cameron, Toronto, 1910. [3] 李涛,夏润亮,李冰,等.洪水预报研究与展望[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22(12):107-114. [4] 雍斌,张建云,王国庆.黄河源区水文预报的关键科学问题[J].水科学进展,2023,34(2):159-171. [5] 巩志红. 浅析水文情报预报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作用[J].冶金与材料,2020,40(3):143-145. [6] SHUTTLEWORTH W J.Terrestrial Hydrometeorology[M].UK: Ajoho Wiley & Sons, Ltd., Publication, 2012. [7] 郑理峰. 气候变化影响下全球水资源面临的风险存在系统性低估[J].水利水电快报,2023,44(4):1. [8] 热伊莱·卡得尔,伊卜拉伊木·阿卜杜吾普,陈刚.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9):81-82. [9] 芮孝芳. 水文学与“大数据”[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16,36(3):1-4. [10] 闫桂霞.大气科学(水文气象)专业水力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教师,2015(28):109. [11] 张小娜,闫桂霞,杨娜,等.大气科学(水文气象)专业水文气象导论和水文学原理课程建设研究[J].考试周刊, 2013(79):173-174. [12] 吴晓蓉,江丕权.“以课题为基础”的工程教育改革——丹麦Aalborg大学的实践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 1998(3):93-98. [13] 张春晓,彭必雨,程海明.工科实验实践课程线上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皮革科学与工程,2023,33(3):104-108. [14] 王琳,渠姗,王洁,等.水文气象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J].科技资讯,2021,19(32):118-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