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凯,龚碧染.基于项目教学驱动的增材制造课程教学实践探索[J].南方论刊,2022(10):97-99. [2] 魏彬,肖扬,杨卫民,等.先进设计与增材制造实践教育平台构建的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15):53-54,64. [3] 彭程,刘松利,戴甲洪,等.多学科交叉复合的新工科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以增材制造专业建设为例[J].教育现代化,2020,7(3):80-82. [4] 卢秉恒,李涤尘.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发展[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3,42(4):1-4. [5] 俞彦勤,王新云,樊自田.增材制造综合教学实验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9):164-168. [6] 吴鸣,熊光晶.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工程教育改革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10,29(3):54-59. [7] 付贵萍,武金发,林绮晴.基于多种教学方式的“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深圳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21,39(5):52-57. [8] 谷连旺,周韵.增材制造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24):271-272. [9] 王超林,张方晓.产业带动3D打印高技能人才培养[J].职业,2018(34):58-59. [10] 杨振国,文学红,石亚平,等.基于增材制造(3D打印)的高职院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人才专业培养方案探究及实践[J].海峡科技与产业,2020(6):25-27. [11] 吴鸣,熊光晶.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工程教育改革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10,29(3):54-59. [12] 刘苹,贾海利,吴鸣,等.基于CDIO模式的产学合作设计—制作实践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18):255. [13] 马峰,张华,潘莉,等.3D打印与逆向工程实验在先进制造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纵横,2020(20): 41-43. [14] 王天宝,程卫东.基于CDIO的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的工程教育改革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25-31. [15] 庄志军,苏显春.强化实践育人探索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C]//第5届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12-29,中国重庆,2012:26-30. [16] 刘德波,张保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2):131-132,1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