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赵光武,沈希,童再康,等.基于科技特派员模式培养农科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浙江农林大学余杭基地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1):42-47. [2] 杨婷婷. 理工科博士生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提升路径研究[C]//第二十八届全国研究生院工科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香港中医学会、教育研究基金会,2017. [3] 李百寿. 双一流建设中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24):73-76. [4] 张治宇. 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路径研究——以南京工业大学“理工科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提升工程”为例[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1(4):66-70. [5] 齐玉辉,诸云.时间管理视域下高校研究生高质量培养路径研究——以南京理工大学为例[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6(4):100-106. [6] 李祖超,张丽.科研实践培养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路径探索——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11):60-67. [7] 万由令,全力,梁浩,等.“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质量提升路径探析[J].江苏高教,2019(3):66-70. [8] 敖利民,唐雯.提高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质量的路径与运行机制研究[C]//Inform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USA.Proceedings of 20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Teaching(ICET 2013) Volume 23.嘉兴学院材料与纺织工程学院;嘉兴学院商学院, 2013:6. [9] 陈锡勇,梁天权,王友彬,等.“双一流”背景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高质量研究生的培养路径探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6(18):53-55. [10] 杨烨,孙锐锋.创新教员队伍成长机制提高研究生导师队伍后备力量培养质量[C].//2014年全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讨会论文集,2014:250-250. [11] 岁秀会. 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及保障体系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1. [12] 张小珍,江瑜华,张庆勇.提高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路径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6,3(36):22-24. [13] 王许云,王辉,王荣方,等.新工科背景下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探索[J].高教学刊,2020(16):33-35. [14] 陈复生,郭兴凤,刘昆仑,等.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路径探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3(1):58-62. [15] 涂宗财,肖子良,王辉,等.以培养创新能力为导向的理工科研究生“1+6”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3):40-44. [16] 曹月,舒盼,袁刚,等.使命教育引领下理工科研究生党建工作活力提升路径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科研,2022(9):4. [17] 耿松青. 我国在职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提升路径研究[J].海峡科学,2016(11):87-88,96. [18] 毛颖超,史云峰,钟声.推进理工科研究生课程思政的路径[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22(6):65-68,87. [19] 左秀媛. 理工科研究生国际发表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英语广场,2019(7):66-68. [20] 韩澍. 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路径研究[J].商业文化,2020(34):102-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