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兆信,郭丽莹.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核心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2,32(19):81-84. [2] 高珊,何姝芃,伊艺,等.科研实验室与科技社团结合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1,40(8): 239-242. [3] 蒋菲,郭淼磊.美英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与现实启示[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2,13(1):146-154. [4] 丁衬衬,曹阳,张振兴,等.异地办学之新校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究——以南通大学启东校区为例[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6):70-72. [5] 朱军.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黄河.黄土.黄种人,2020(17):44-45. [6] 高腾,魏鸿磊,李明颖,等.大学生科技社团对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和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31): 137,141. [7] 卢艳军. 大学生创新实验室运行管理模式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2):17-19,27. [8] 祁华,刘慧,李三鹏,等.“高校共青团+专业课教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11):145-146. [9] 蔡小簪.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5. [10] 刘雷.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视角下高校“双创教育”改革探索[J].就业与保障,2022(8):124-126. [11] 李伟,林佩云,陈雄锋.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与实践模式研究[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5(3): 21-24. [12] 张小惠,白帆,霍亚光.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3):28-30,34. [13] 马永斌,柏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36(6):99-103. [14] 仝月荣,陈江平,张执南,等.产教深度融合协同探索面向新工科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为例[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39(11): 194-1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