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成华,陈超凡,安欣.智能时代的教育创新趋势与未来教育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21(7):13-21. [2] 钟登华. 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3):1-6. [3] 夏春琴,刘芫健.新工科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9,17(5):64-67. [4] 吴爱华,侯永峰,杨秋波,等.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 1-9. [5] 林健. 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7,38(2):26-35. [6] 葛飞,陶玉贵,朱龙宝,等.工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探究——以生物工程专业为例[J].生物学杂志,2018,35(2):113-115. [7] 雷生姣.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生物工程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35):145-146. [8] 沈玲,曹卓松,孙先锋,等.新工科背景下推进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J].实验科学与技术,2020,18(4):69-73. [9] 陈艾华,何秀.校企协同育人的核心理念、诉求辨析及响应路径[J].中国高校科技,2020(4):79-82. [10] 周剑峰,韩民.新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7(44):109-110. [11] 李霞,李海云,江玲,等.新工科背景下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引入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 2019,6(80): 46-47. [12] 涂吉蓉,王再友.地方高校新工科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1,7(34):67-70,75. [13] 张宝善,孙娟,党辉,等.中美食品科学专业本科教育的比较研究及启示[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3(5):71-75. [14] 朱学伸,秦城,赵倩,等.新工科背景下的生物制药专业建设实践[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1,11(5): 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