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吴岩.新工科:高等工程教育的未来——对高等教育未来的战略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6):1-3. [2] 吴爱华,杨秋波,郝杰.以“新工科”建设引领高等教育创新变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1):1-7,61. [3] 赵路华,李想.新工科建设环境下的高校教学改革[J].教育科学探索,2023,41(2):34-41. [4] 黄金侠,韩华,孙悦,等.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OL].中国教育技术装备:1-3[2023-08-1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4754.T.20230424. 1022.002.html. [5] 马帅旗. 地方高校电类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6(13):120-123,127. [6] 刘维尚,袁丽.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21(2):13-15. [7] 刘松. 新工科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与创新[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3(2):113-117,133. [8] 姚三刚. 新工科视域下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联动机制建设[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1):6-9. [9] 徐祥征.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创新改革与实践[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1(7):109-111. [10] 范必双,王玉凤,王文,等.新工科背景下电气工程专业学术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4):129-131. [11] 张建辉,韦宝泉,曾建军.新工科背景下电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20,42(5):18-22. [12] 刘莹,阎绍泽,殷皓.基于新工科的校内外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21(4):13-16. [13] 常海超,冯佰威,詹成胜.面向新工科建设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3(9):108-111. [14] 陈斌. 高校深化产教融合运行机制建设的实施路径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6(5):100-102,106. [15] REN J G, WU Q Q, HAN Z Z,et al.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 of industry- education integration for geological majors[J].Educational Sciences-Theory & Practice,2018,18(5): 1315-1322. [16] 白逸仙,柳长安,艾欣,等.工程教育改革背景下传统工科专业的挑战与应对——基于十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培养方案的实证调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3):53-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