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转发《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关于发布已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名单的通告》的通知[EB/OL].(2022-06-26)[2023-07-03].http://www.moe.gov.cn/s78/A08/tongzhi/202206/t20220629641656.html. [2] 王耀东,逄奉辉.论卓越工程师的非技术能力[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1):23-26. [3] 徐鹏鹏,姚浩娜,刘贵文.工程哲学视角下土建类专业人才非技术能力体系构建——以重庆大学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22,31(6):8-16. [4] 高楠,肖艳军,周围,等.“新工科”与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仪器类专业的非技术要素培养模式[J].科技视界,2020(1):184-186. [5] 黄福珍,黄伟,李志斌,等.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非技术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21(S1):22-23. [6] 刘立霞,陈洪芳,于贝.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工程技术人才非技术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6): 78,93. [7] 李东颖,燕红,董晶颢.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非技术能力培养浅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1(10):44-45. [8] 柴承文,王仪明,赵吉斌,等.面向工程认证的特色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J].包装工程,2022,43(S2):54-60. [9] 王秀彦,张景波,毛江一.工程教育非技术能力中“个人和团队”的多源多尺度表征[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21,47(12):1395-1402. [10] 王秀彦,钟名扬,韩宇.基于工程教育非技术能力终身学习的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22(1):47-49. [11] 韩宇,王秀彦.工程教育非技术能力中职业规范的多源表征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2):74-80. [12] 汪思源,赵永生,王文标,等.基于OBE原则的“工程项目管理实践”课教学设计与测评[J].航海教育研究, 2021,39(3):46-50. [13] 卢涛. 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工程实践课程改革——以河南工业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3(3):73-76. [14] 周怡然,赵永生,孟松,等.工程教育认证下学生问卷机制的建立与实施[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22):7-8,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