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林涛,朱衡绅,蓝莹,等.基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与BYOD模式的“工业机器人”课程教学改革[J].农业工程, 2022,12(8):112-118. [2] 艾伟,郭亮,李梅,等.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电子类工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5(22):118-120. [3] 邱丹萍. 新工科教育体系下的课程过程性评价与多元考核机制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23): 173-175. [4] 王建军. 地方高校新工科综合实践课程建设探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22):28-31. [5] 于志宏. 基于现代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的“五位一体”“双创”教育生态链的构建与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22):90-92. [6] 仲雪伟,王岩,周佳伟,等.科教融合下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例[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1(5):91-92. [7] 戴俊良,凌旭,张冠勇.“1+X”证书制度下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23):25-27. [8] 窦耀,张玉凤,玉尖香,等.应用型本科机器人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23):57-60. [9] 刘秋霞,杨桂林.面向卓越人才培养的大学生“双创”能力提升举措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23): 82-85. [10] 刘艳,张伟,李艳君,等.面向新工科的移动机器人教育体系及实践平台构建[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5(23):79-81. [11] 曾莎莎,袁磊.基于雨课堂的工业机器人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23):58-60. [12] 郑坤明,周德强,张秋菊,等.电子CAD与电子制作课程中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的反思与探讨[J].科教文汇, 2022(22):87-89. [13] 韩焕菊. 基于产教融合背景的半实物仿真系统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21): 31-33. [14] 杨建艳,靳泽宇.OBE理念下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模式建构[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22):143-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