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潘静. “双一流”建设的内涵与行动框架[J].江苏高教,2016(5):24-27. [2] 汪旭晖,李晶.一流学科群引领的产教深度融合机制与路径研究[J].江苏高教,2020(7):62-70. [3] 张东升,屠世浩,万志军,等.高等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建设为例[J].长春大学学报,2011,21(11):137-143. [4] 黄温钢,窦仲四,邬书良,等.地方高校非优势学科专业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以东华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为例[J].大学教育,2020(10):51-54,63. [5] 刘朝霞,雷生姣,苏香萍,等.“产学研用”协同提升生物工程专业新工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J].农产品加工,2021(8): 111-113. [6] 周梅.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J].市场周刊,2019(10):145-146. [7] 袁超,陈雪晴,曹立铭,等.以创新能力为导向的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式探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践,2022,5(6):4-6,33. [8] 刘琼,方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以吉林省高职院校为例[J].桂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2(5):76-78. [9] 王震等. 应用型工科类高校教师工程教育教学创新能力提升研究.创新创业理论研究践,2023,6(8):7-13. [10] 汝骅. “三目标取向、三课堂联动、三层次递进”实践教育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研究[J].高教学刊, 2023, 9(3):21-24. [11] 谢迎娟,金纪东,张卓,等.一体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建设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12): 261-264,269. [12] 宁德鹏,何彤彤,邓君雪,等.创新创业教育对创业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以创业能力和创业意愿为中介的大样本实证考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41(2):93-105. [13] 兰天伟,张宏伟,韩军,等. “双一流”背景下莫斯科矿业大学教育理念对采矿工程学科发展影响探讨[J].山西煤炭,2017,37(6):6-8. [14] 余伟健,彭文斌,李青锋.学科优势对采矿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11): 33-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