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西阁.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难点与突破——以“三全育人”为视角[J].枣庄学院学报,2022,39(6):85-90. [2] 常培荣,张艳.大学生技术创新驱动创业的现状及建议[J].甘肃科技,2021,37(8):6-7. [3] 李若冰. 科技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思维发展的作用[J].黑龙江科学,2022,13(24):162-164. [4] 彭娜,邱江华,李艳军,等.以“学科前沿与进展”为载体提升化学专业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J].广东化工,2019,46(23):118-119. [5] 杨李鑫昊,罗家俊,沈雨澄,等.关于为拔尖人才培养开设的“学科前沿”类课程的探讨[J].大学化学,2019,34(10):137-145. [6] 姚正华,彭程.浅析地方本科高校“学科前沿讲座”课程建设——以机械类专业为例[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31(1):116-119. [7] 孔令体,刘扬,陈兵.研究生学术讲座的问题及策略探析——以上海交通大学“大师讲坛”为例[J].高教论坛,2021,261(7):96-98. [8] 柯泽,程伟瀚,谭诗妤.我国高校学术讲座产业和趋势实证研究——以陕西省高校新闻传播学学术讲座为例[J].社会科学动态,2020,41(5):113-121. [9] 徐煌,任湘鹏,刘托平,等.生物化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基于学科前沿案例的三步阶梯”教学模式[J].嘉兴学院学报,2022,34(2):136-139. [10] 房丹丹,李和生,刘璐萍.《食品营养与安全》公共选修课“讲座式”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13):270-271. [11] 姜楠. 讲座式教学模式初探——以本科生环境化学课程为例[J].甘肃科技,2020,36(2):47-49. [12] 谢惠春, 王英典, 李建民, 等. 基于翻转课堂背景下的生物学讲座式授课模式探讨[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3(4):141-144. [13] 木林隆,周涛,钱建固,等.讲座式教学实践效果和问题——以“岩土工程研究新进展与研究方法”课程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1(6):198-200. [14] 陈源. 基于市场需求的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分析[J].长江丛刊,2021(7):5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