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育部. “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0-11. [2] 教育部. “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天大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2):24-25. [3] 杨知玲,王嘉琦,李晓菲.新工科背景下民办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创新途径——以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为例[J].知识经济,2018(20): 160-161. [4] 李娟,王晓春,刘成刚.ESP模式导入新工科职业英语教学体系路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9(34): 261-263. [5] 吴军,张雪松.面向新工科的机电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22):237,245. [6] 吴涛,尤卓炜.适应新工科建设的机电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12): 209-212. [7] 吴涛. 基于新工科平台的机电控制类系列课程实验建设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16):139-141. [8] 吴爱华,杨秋波,郝杰.以“新工科”建设引领高等教育创新变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1):1-7,61. [9] 胡波,冯辉,韩伟力,等.加快新工科建设,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综述[J].复旦教育论坛,2017(2):20-27. [10] 韦钰,石藴玉,曾国辉.新工科背景下的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11):72-74. [11] 王冰,韩伟娜,陈丽缓,等.《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21(4):109-111. [12] 朱学军,张庆玲,李富娟,等.基于CDIO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J].教学研究, 2014,37(3):104-106. [13] 王军,李明.面向机器人工程对象的“创新研究型实验”课程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6): 279-282. [14] 熊田忠,孙承志,吉顺平,等.应用型本科运动控制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11):189-1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