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志敏,肖永涛,张雪菲.新医科背景下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人才人工智能素养提升路径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2(6):12-13. [2] 冯善伟. 我国15岁以上残疾人失能状况及其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J].人口与发展,2022,28(5):126-135,142. [3] 张敬,章志芳,肖永涛,等.国内多省份医疗系统和非医疗系统言语治疗从业人员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7(2):98-105. [4] 钮晓音,郭晓奎.“新医科”背景下的医学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5):1-2. [5] 武鑫,曹珊,高剑峰.新医科建设背景下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与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15):15-17. [6] 顾丹丹,钮晓音,郭晓奎,等.“新医科”内涵建设及实施路径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8): 17-18. [7] 赵美莲,国锦琳,龚一苑,等.科研思路与方法课程“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模式探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19(4):33-34. [8] 杨云松,常存库,孙丽英.医学院校科研方法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中医教育,2014,33(6): 35-36. [9] 王维,张利,蒋香菊,等.后疫情时代“互联网+”医学教学改革思考——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13):15-17. [10] 于军,王艳玲,温得中.“新医科”背景下提升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21,25(10):1577-1579. [11] 宋祯彦,朱旭,刘晓丹,等.基于网络平台的《科研思路与方法》课程翻转课堂教学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5):123-125. [12] 杨冬燕,周新华,周红军.基于项目驱动的硕本联动科研创新能力培养[J].广州化工,2022,50(13): 223-225. [13] 姜会梨,图娅,刘存志,等.以科研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以科研思路与方法(针推方向)课程教学为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13):175-177. [14] 曹咏,温颖,李江滨,等.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改革与实践——以广东医科大学本科生循证医学科研团队为例[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29(6):811-814. [15] 田浩. 基于项目驱动的团队协作式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3):168-169. [16] 邵水军. 基于“朋辈引领”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探索[J].科技视界,2021 (11):75-76. [17] 祝慧萍,高琦,王肖南.预防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22,24(7):493-4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