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进,王璐瑶,施亮星,等.麻省理工学院新工程教育改革课程体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1(6):140-145. [2] 姚佳,黄有全,曾义聪.机电类专业贯穿式项目制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2):3. [3] 江合佩,陈寒与,张贤金.发展学生证据推理素养的项目式教学——以“探秘微观化学键的奥秘”为例[J].化学教学,2022(5):50-57. [4] 陈琳.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项目式教学设计探究[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9(2):63-65,69. [5] 李祺,聂为之,房朝晖,等.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线上项目式教学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2,39(1): 199-203. [6] 伍新春. 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7] 陈虹丽,刘凌风,李浩凯,等.基于迁移学习的指关节纹识别算法实验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1,38(6):4. [8] 高一聪,王彦坤,费少梅,等.基于迁移学习的机械制图智能评阅方法[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2,56(5):856-863,889. [9] 李现国,刘晓,冯欣欣.基于迁移学习的永磁除铁器输送带断裂检测[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22,41(1): 66-72,80. [10] 邵蓉波,肖立志,廖广志,等.基于迁移学习的地球物理测井储层参数预测方法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22,65(2):796-808. [11] 孙发勤,冯锐.学习分析视域下的在线学习动机评估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22,32(1):94-103. [12] 李明芳,郭梦君.在线教学中大学生学习动机对学习参与的影响研究——自律学习的中介效应[J].教学研究,2022,45(4):22-28. [13] 向阳辉,吴庆华,李国锋.建构主义视阈下高校课堂教学的共生模式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9):46-50. [14] 张聪,范雪威.建构主义视角下提升大学生线上讨论参与度的策略[J].创新教育研究,2022,10(3):398-403. [15] A·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